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9817.“又要对一切心中有智慧的说”表主通过圣言进入所有处于爱之良善之人的流注。这从“说”和“心中有智慧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说”是指流注(参看2951, 5481, 5743, 5797, 7270节);“心中有智慧的”是指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如下文所述。之所以表示经由圣言来自主的流注,是因为对教会成员来说,主流入所经由的渠道是圣言,或说主主要通过圣言流入。原因在于,圣言具有这样的性质:那里的一切事物,无一例外,都对应于存在于天堂中的神性属灵和神性属天事物;因此,一个人与天使共享情感和思维,并且共享得如此彻底,以致他与天使似乎为一。正因如此,世界通过圣言与天堂联结,不过只在那些处于信和爱之良善的人当中才可以。由此可见对教会成员来说,主通过圣言流入;事实上,主是众天堂中的全部,因为从祂发出并被天使接受的神性构成天堂。
“心中有智慧的”之所以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是因为智慧在一个人里面的存在是由于他里面的天堂生命,还因为“心”表示爱之良善。在圣言中,人里面的天堂生命用“灵”和“心”来表述;“灵”表示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的生命,“心”表示其意愿部分的生命。真理属于理解力部分,而良善属于意愿部分;真理属于信,良善属于爱。因为理解力接受构成信的真理,意愿接受系爱的各个方面的良善。由此明显可知“心中有智慧的”表示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的人。爱之良善是属天良善,属灵良善通过属天良善得以产生;属灵良善就是那遮盖属天良善的东西,就像衣服遮盖身体那样。由于亚伦的衣服代表毗邻主之属天国度的主之属灵国度,并且前者通过后者得以产生,故本节接着说“心中有智慧的”,就是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的人要为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圣衣,如下文所述。“心”表示爱之良善,或属天良善(参看3635, 3880, 3883-3896, 9050节);因此,它表示意愿(2930, 3888, 7542, 8910, 9113, 9300, 9495节)。
5270.“都是七个荒年”表随之而来的真理的缺乏和看似剥夺。这从“(饥)荒”的含义清楚可知。“(饥)荒”是指认知的缺乏(参看1460, 3364节),因而是指真理的剥夺。因为虚假会将真理驱逐到它们似乎不复存在的地步,这一点由“这干瘦又丑陋的母牛吃尽了那以先的七只肥母牛;它们全吞了下去,竟不知道它们吞了下去”,以及“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佳美的穗子”(41:4, 7, 20, 21, 24;参看5206, 5207, 5217节)来表示。这一切的含义,即一开始,真理会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增多,但后来真理的缺乏如此之大,以至于好像它几乎不存在,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奥秘,除非他被允许知道人的改造和重生是何性质。由于这是接下来的几节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故有必要三言两语前阐述一下。、
在人的改造过程中,他首先从圣言或教义学习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无法被改造的人以为,一旦他学到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他大错特错了。他所获得的真理必须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但只要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仍留在属世人中,它们就无法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一开始,这两种爱能起到引入这类真理的作用;但这些真理绝无可能与它们联结。因此,为了能实现与良善的联结,由这些爱所引入并保留在那里的真理必须先被驱逐,尽管它们实际上并未被驱逐,只是退到里面,结果看似不存在;这就是为何我们说“真理的看似剥夺”。一旦这一切发生,属世层就从里面接受光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则让步;并且它们在何等程度上让步,真理就在何等程度上得以恢复,被储存起来并联结于良善。在圣言中,人似乎被剥夺真理时的状态被称为“荒凉”,还被比作“晚上”,就是人在进入早晨之前所处的晚上;这就是为何在代表性教会,白天始于晚上(8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